SIDHAT KEMBANG (PELUS)
Giant mottled eel, Anguilla marmorata Quoy and Gaimard, 1824 鱸鰻; 花鰻鱺; 鲈鳗; 菲律宾鳗花鰻鱺 Anguilla marmorata Quoy et Gaimard, 1824
上周本欄介紹了日本鰻鱺(Anguilla japonica),本周要說的是另一種天然原產於香港本土的淡水魚類──花鰻鱺(Anguilla marmorata),為華南地區大型經濟魚類之一;在本港棲息的土著鰻鱺只有這兩種。鰻鱺類的生活史,尤其繁殖、孵化直至到達陸緣,至今仍然充滿謎團,由1777年意大利學者卡洛蒙迪尼(Carlo Mondini)發現其卵巢、證明鰻類是一種魚類之前,連希臘學者亞里士多德也認為牠們由泥裡生成,提倡「自發生成說」。 物種故事(Story of the species)1824年,法國動物學家夸伊(Jean René Constant Quoy,1790-1869)與法國博物學家蓋馬德(Joseph Paul Gaimard,1796-1858),在烏拉妮號航行報告(Voyage autour de monde, entrepris par ordre du Roi, exécut sur les corvettes de L.M. "L'Uranie" et "La Physicienne", pendant les années 1817-1820)中動物學的魚類部分(Zoologie Poissons)首次有花鰻鱺的記載。 而中國有關鰻鱺類的記載,可參考《說文解字》(122)、《本草綱目》(1596)、《康熙字典》(1716)以及《新安縣志》的【鰻】、【鱔】、【鰻鱺】等項。香港較系統而明確的科學描述,是美國魚類學家福勒(Fowler Henry Weed,1878-1965)在本地學術刊物《Hong Kong Naturalist》1929年第3卷1期的連載文章《A Synopsis of the Fishes of China》的第3部,「The Eels(鰻鱺類)」中,以Muraena mauritiana 以及 Muraena bengalensis 兩個不同的學名記載,但實際為本種的次定同物異名(junior synonym),報道在廣東、澳門、香港、廈門、福州、寧波以及舟山等地有記錄。 生活習性(Habits)「花鰻鱺」是日本鰻鱺的近緣種,是一種多年生,單獨、夜行的肉食性降河洄游魚類。稚魚生活於沿岸海域及河口鹹淡水,成魚則在溪河淡水中棲息。表皮厚而韌,游泳、葡蔔力強,雨季山洪時能在淺澗瀑布沿石隙逆上,由低地下游至上游支流、水塘均有蹤跡。牠們的性腺,在淡水中未下海到達深海之前都不會有大變化,直到洄游至菲律賓以南,印尼與巴布亞新幾內亞(Papua New Guinea)以東的深海,才達致成熟繁殖產卵。有研究推測,分布於東非(East Africa)及馬達加斯卡(Madagascar)的個體來自與亞洲不同的另一產卵場。孵化及成長過程與日本鰻鱺大致相同。 地理分布(Geographic distribution)全球18種鰻鱺類中,花鰻鱺擁分布最廣,在印度─太平洋區域,西自非洲東部,東達法屬波利尼西亞,北至日本。主要在沿岸陸地的溪河與湖沼生活,偶有少數個體在海中棲息。在本港,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廣布於各大小山澗河溪及水塘,現只見於污染度低的河口鹹淡水,至溪河中上游淡水域偶有棲息。 文化資料(Cultural information)自古東西方國家對鰻鱺類有非常不同的觀感,在東方的中國、日本及朝鮮,人民將其食用,肉、脂、骨、及血等入藥作漢方醫療用途,與此相反,西方歐洲某些地區,有忌食身上無鱗片而表皮裸露的水產(包括章魚和海參等)的習慣,鰻鱺也被視作同類。實質上,鰻鱺類營養價值甚高,含豐富維生素(A、B1、B2、D、E 等)及DHA、EPA等魚油。 在日本及我國台灣等許多地區的人民,都知道花鰻鱺的肉味明顯有遜於日本鰻鱺,因此早在20世紀上半期,身型較小但味美的日本鰻鱺就成為水產養殖的對象,漁民在各河口設置竹製魚柵與魚籠,在幼鰻(鰻苗)從海洄游溯河季節捕捉,放養於魚池及網箱將其飼養,其中長江口一帶水域的產量最大,供應日本及國外。此外,由於花鰻鱺厚韌的表皮,牠的皮革在民間工藝中會用作製靴。 花鰻鱺身軀雖然龐大,但性格溫順;在西太平洋南部的法屬波利尼西亞的島國大溪地(Tahiti)成為當地原居民的信仰對象。他們相信河裡的花鰻鱺是「神使」或他們「先人的化身」,若傷害牠們將受天罰,河水會枯涸,村民及兒童經常餵飼河中大鰻,與之友善嬉戲。 生態檔案(Ecological file)花鰻鱺是香港淡水生物中最大型的捕食者,能有效控制其他中大型包括魚類的肉食性動物(如:斑鱧(Channa maculata)等)的存在數目,尤其外來入侵的物種如來自非洲的羅非魚(Tilapia spp.)及鬍鯰(Clarius spp.)等,在本土淡水生態系統佔有舉足輕重的位置。繁殖於印尼與菲律賓以東的深海,孵化後乘「黑潮」(Kuroshio Current)洋流北上,其中有部分往西游入南中國海,到達包括香港的華南沿岸。與日本鰻鱺一樣,須游經及棲息於河口,是一種能直接反映低地河溪水環境健康的「指示物種」(indicator species);成熟個體可長達2公尺,重量超過20公斤,棲息於大型水潭裡巨石下的岩穴。由於香港及華南沿岸各大河溪等以往適合牠們生活的水環境,因缺乏生態保育考慮的不良土地開發而受嚴重污染及破壞,加上過度捕撈,花鰻鱺的數量已劇減,天然大型成魚幾近絕跡。 我國於2004年的「中國物種紅色名錄」中將其列入瀕危,在「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屬II級受保護動物;在日本,在許多地區已被指定作「天然記念物」(自然遺產 natural monument)而受到良好保護。事實上,花鰻鱺在鰻鱺類中屬最美麗的一種,無論身上灰綠底色上的暗花,還是優雅淡定的游姿和溫順的性格,都像大溪地一樣,在香港河溪水潭中可成為吸引遊人欣賞的大默天然寵物。由於花鰻鱺是洄游魚類,每年均有幼鰻的補充,雖然並非全部都能存活,成長速度也較慢,但只要政府及全港市民共同努力保護花鰻鱺與河口環境,使其數量恢復絕對是指日可待。 (資料提供:莊棣華 版權所有) (Data provision: Dee-hwa CHONG. © All rights reserved) |
花鳗鲡百科名片花鳗鲡(学名:Anguilla marmorata)属鳗鲡目鳗鲡科。它是鳗鲡类中体型较大的一种,体长一般为331-615毫米,体重250克左右,但最重的可达30千克以上。身体粗壮,腹鳍以前的躯体呈圆筒,后部稍侧扁,总体看来身体延长呈棒状,很像硕大的鳝鱼,所以俗称其为“鳝王”。濒危等级:濒危,是中国国家Ⅱ级保护野生动物。
体形特征花鳗鲡的头较长, 呈圆锥形。口较宽,吻较短,尖而呈平扁形,位于头的前端,下颌突出较为明显。舌长而尖,前端游离。口裂稍微倾斜,后延可以到达眼后缘的下方。上下颌及犁骨上均具细齿。唇较厚,上、下唇两侧有肉质的褶膜。眼睛较小,位于头的侧上方,为透明的被膜所覆盖,距吻端较近。鼻孔有两对,前、后分离,前鼻孔呈管状,位于吻端的两侧;后鼻孔呈椭圆形,位于眼睛的前缘。鳃发达,鳃孔较小而平直,沿体侧向后延伸至尾基的正中。体表极为光滑,有丰富的粘液。背鳍、臀鳍均低而延长,并与尾鳍相连。胸鳍较短,近圆形,紧贴于鳃孔之后。没有腹鳍。肛门靠近臀鳍的起点。尾鳍的鳍条较短,末端较尖。鳞较为细小,各鳞互相垂直交叉,呈席纹状,埋藏于皮肤的下面。身体背部为灰褐色,侧面为灰黄色,腹面为灰白色。胸鳍的边缘呈黄色,全身及各个鳍上均有不规则的灰黑色或蓝绿色的块状斑点。体内的鳔有1个室,较厚。肠却较短,仅为其体长的0.3—0.4倍。脊椎骨有112—119枚。[2][3]生活习性花鳗鲡为典型降河洄游鱼类之一。生长于河口、沼泽、河溪、湖塘、水库等内。性情凶猛,体壮而有力。白昼隐伏于洞穴及石隙中,夜间外出活动,捕食鱼、虾、蟹、蛙及其它小动物,也食落入水中的大动物尸体。能到水外湿草地和雨后的竹林及灌木丛内觅食。其觅食区在菲律宾可达海拔1523.9米的山溪。在中国能达浙江天台山、北雁荡山、南雁荡山,福建韩江上游的长汀和海南岛昌江姜园等山溪。它可以较长时间离开水中,所以有时还在夜晚登上河滩,在芦苇丛中捕食青蛙、鼠类等较大的动物,故有芦鳗之称。每到冬季降雪时,也常见它在岸边浅滩等处活动,因而又称为雪鳗。[5]生长繁殖花鳗鲡是一种典型的降河性回游鱼类,性成熟后便由江河的上、中游移向下游,群集与河口处入海,到远洋中去产卵繁殖。孵出的幼体呈透明的柳叶状,俗称为柳叶鳗,慢慢向大陆浮游,在进入河口前变成像火柴杆一样的白色透明鳗苗,俗称为鳗线或玻璃鳗。然后再逆流而上,返回大陆淡水江河溪流中发育成长。生长、肥育期间,它栖息于江河、水库或山涧溪谷等环境中,尤以水库中为多。白天通常隐居在洞穴之中,夜晚才出来活动、捕食。它的性情较为凶猛,主要以鱼、虾、贝类、蠕虫等动物为食。能到水外湿草地和雨后的竹林及灌木丛内觅食。 在中国福建九龙江,每年3-7月在河溪中营穴居生活。当10-11月刮西北风时节,即开始往河口移动,入海繁殖。花鳗鲡的产卵场约位于菲律宾南、斯里兰卡东和巴布亚新几内亚之间的深海沟中。生殖后亲鱼死亡,卵在海流中孵化,初孵出仔鱼为白色薄软的叶状体,叶状体被海流带到陆地沿岸后发生变态,变成短的圆线条状的幼鳗,亦称线鳗,进入淡水河湖内索食生长。在台湾省台东的大武河口,中秋节前可见到长约70毫米的花鳗苗。福建省九龙江在3-4月间鳗苗进入河口。[5]花鳗鲡在其一生的生命活动中有一种周期性、定向性和群体性的迁徙运动,称为洄游。洄游是一种适应现象。凭借着这种活动,可以满足它们在某一个生活时期所需要的环境条件,使个体的生存和种的繁荣得到可靠的保证。[3]分布范围花鳗鲡分布于我国长江下游及以南的钱塘江、灵江、瓯江、闽江、九龙江、台湾到广东、海南岛及广西等江河;国外北达朝鲜南部及日本纪州,西达东非,东达南太平洋的马贵斯群岛,南达澳大利亚南部。[9]种群现状由于工业有毒污水对河流的严重污染和捕捞过度,以及毒、电渔法对鱼资源的毁灭性破坏,拦河建坝修水库及水电站等阻断了花鳗鲡的正常洄游通道等原因,致使花鳗鲡的资源量急剧下降,已难见其踪迹,所以花鳗鲡是濒危物种,为中国国家Ⅱ级保护野生动物。[5]功效花鳗鲡最大个体达2.3米以上,重40-50公斤,广东称作鳝王、花锦鳝。在福建九龙江4-5月及9-10月为盛渔期,一般长700-800毫米,重约5 公斤。花鳗鲡肉味鲜美,肉和肝的维生素A含量特别高,营养丰富,具有相当高的营养价值,营养价值与日本鳗鲡相似,但价格更为昂贵,历来被视为上等滋补食品,称之为“水中人参”。 花鳗鲡的皮、肉都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具有养颜、美容、延缓衰老的功效,又被称之为“可吃的化妆品”。花鳗鲡的肉、骨、血、鳔等均可入药。其肉性味甘、平,有滋补强壮、祛风杀虫之功效。浙江、福建民间用花鳗头同川芎一起炖制,连汤一同食用可以治疗头晕头痛。入药治疗由肺结核经久不渝而造成的身体虚弱,结核发热,赤白带下,风湿,骨痛,体虚等症。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鳗,去劳损、甚补益。”,“鳗所主诸病,其功专在杀虫去风耳。”。用花鳗鲡煮汤,作为滋补食品,对产妇、体虚者有良效,用花鳗鲡煮汤作为滋补品,对产妇、体虚者有良效。《本草纲目》认为鳗鱼与蛇主治相近也,确有祛风、美肤之功。[5] |
(a) Female Japanese eel, Anguilla japonica, 749 mm in length with unfertilized eggs that flowed out of the genital pore after collection (dish in photo). Scale bar, 50 mm. (b) Male A. japonica (447 mm). Scale bar, 50 mm. (c) Female giant mottled eel Anguilla marmorata (1,223 mm). Scale bar, 100 mm. (d) Male A. marmorata (457 mm). Scale bar, 50 mm. (e) Comparison of the anterior part of the bodies of male A. japonica (top: 585 mm) and the A. marmorata in (d) (bottom) that were caught together in the same net, showing a greater enlargement of the eyes in A. marmorata than in A. japonica. (f) Tail part of a male A. japonica (471 mm) that was still in good condition for swimming despite its very thin body. (g) Degenerated teeth of the upper jaw of the female A. marmorata in (c). |
Photographs showing typical head and jaw shapes of many types of anguilliform leptocephali. These taxa are Anguilla marmorata (A), Ariosoma major (B), Heteroconger hassi (C), Conger sp. (D), Bathycongrus sp. (E), Gnathophis sp. (F), Muraenesox cinereus (G), Serrivomeridae sp. (H), Muraenidae sp. (I), Chlopsidae sp. (J), Nettenchelys sp. (K), and Synaphobranchinae sp. (L), Ilyophinae, Synaphobranchidae (M), Eurypharynx pelecanoides (N), Cyema atrum (O). Photos are reprinted from Miller and Tsukamoto (2004). |
Tidak ada komentar:
Posting Komentar